年紀過了30歲,各種健康問題都找上門,頭發越來越少,小肚子越來越大,胃也是越來越脆弱了。
根據一份權威的數據顯示,我國居民胃病的發生率高達85%!
胃痛、反酸、脹氣......好好的胃,你說,怎么就那么容易生病呢?
本期我們邀請了河南中醫藥大學原校長許二平教授,和大家聊一聊中醫如何?!拔浮苯】?。
在我國,有胃病隱患的人相當多,但明確診斷、求醫的人卻很少。保守估計,超過一半的中國人,可能都已經得了慢性胃炎。事實上,許多胃部不適都可能是身體在報警!如果出現以下癥狀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- 痛:上腹胃脘部疼痛,多表現為脹痛、隱痛,伴有吞酸、噯氣、惡心、嘔吐等胃腸病癥狀。
- 脹:胃的排空延緩,食物在胃內過度發酵后產生大量氣體,胃脹由此而生。
- 呆:胃口不好,時常有飽滯感稱為“胃納呆滯”,可以理解為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。
- 噯:噯氣俗稱“打飽嗝”、“嗝氣”,頻繁噯氣是胃氣失和而上逆的一種表現。
- 燒:即“燒心”,突然在胸骨下涌現的一種燒灼或發熱感,同時伴有反酸的癥狀。
殊不知,胃病都是極具耐心的殺手,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有效治療,最終就很有可能發展成胃癌。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,作為“胃病家族”中的一員,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胃癌的癌前疾病。胃病與重油重鹽飲食、焦慮抑郁情緒、不良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,這些因素中,究竟哪個最傷胃?中醫認為,酒精“大熱有毒”,過量飲酒會導致胃氣失和,引起胃痛、嘔吐等癥狀。同時,酒精是明確的1類致癌物,研究顯示,飲酒者發生胃癌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1.76倍!胃是最容易受情緒影響的器官之一,一旦精神壓力過大,就會導致食欲降低或者暴飲暴食,以及胃酸、胃痛、脹氣、口干舌燥等多種癥狀。
中醫提倡“飲食有節”,即飲食要有節制,三餐應當定時定量,脾胃功能才能更加協調。胃是一個習慣遵守「時間表」的器官,饑一頓飽一頓,則容易擾亂胃腸消化的生物鐘,導致胃酸分泌紊亂,損傷胃粘膜。據統計,經常三餐不定時的人發生胃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1.3倍!寒性或生冷的食物進入胃內,會干擾胃腸的正常蠕動,導致消化功能失調,出現胃痛、腹瀉等不適。過熱的食物如燒烤、油炸食品等會助熱生火,導致胃中津液耗損,從而出現口干、納呆、便秘等癥狀,增加胃炎或潰瘍發生或復發的風險。暴飲暴食不僅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,還會加重脾胃的負擔。長期暴飲暴食,更是會導致肥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等疾病。中醫認為,本病病位在胃,與肝、脾兩臟密切相關,其發病與情志不暢、飲食失調、外邪犯胃、勞倦失度等多種因素相關。
肝郁氣滯型以胃脘脹滿或脹痛、脅肋脹痛為主要癥狀。癥狀因情緒因素誘發或加重,或兼噯氣頻作、胸悶不舒,舌苔薄白,脈弦。
肝胃郁熱型以胃脘饑嘈不適或灼痛為主要癥狀,或兼心煩易怒、嘈雜反酸、口干口苦、大便干燥,舌質紅苔黃,脈弦或弦數。【主方】化肝煎 (《景岳全書》) 合左金丸 (《丹溪心法》) 加減。
脾胃濕熱證以胃脘痞脹或疼痛為主要癥狀,或兼口苦口臭、惡心或嘔吐、胃脘灼熱、大便黏滯或稀溏,舌質紅, 苔黃厚或膩,脈滑數。
脾胃虛弱證以胃脘脹滿或隱痛、胃部喜按或喜暖為主要癥狀,或兼食少納呆、大便稀溏、倦怠乏力、氣短懶言、食后脘悶,舌質淡, 脈細弱。【主方】六君子湯 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 加減。
胃陰不足證以胃脘痞悶不適或灼痛為主要癥狀,或兼饑不欲食或嘈雜、口干、大便干燥、形瘦食少,舌紅少津, 苔少,脈細。【主方】益胃湯或沙參麥冬湯 (《溫病條辨》) 加減。
胃絡瘀阻證以胃脘痞滿或痛有定處為主要癥狀,或兼胃痛拒按、黑便、面色暗滯,舌質暗紅或有瘀點、瘀斑,脈弦澀。【主方】丹參飲 (《時方歌括》) 合失笑散 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 加減。注意:以上方劑均需經醫生辨證后使用,不可擅自用藥。說了這么多該如何養好我們的胃呢?其實靠的就是良好的生活習慣,尤其是要注意以下幾點。
胃病患者養胃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痛苦、防止胃病復發,?!拔浮焙诵氖潜Wo胃粘膜:- 腹部保暖:注意胃部保暖,晚上蓋好被子,出門護好胃部,少吃生冷。
- 少食多餐:胃病患者飲食應少量多餐,避免過饑、過飽。
- 注意忌口:生冷油膩、煙熏、油炸、燒烤、辛辣都會損傷胃粘膜,需要忌口,煙酒更是大忌,能戒則戒。
- 放松精神:情緒不宜過度波動,起伏過激,心情舒暢對保護胃大有裨益。
補脾治胃病,可以艾灸上、中、下脘三個穴位,他們被稱為“護胃三劍客”。其中,中脘穴是最重要的,也是最常用到的,可以說是補脾治胃病、胃痛必灸的穴位!
②消食健胃:陳皮山楂茶
【食材】陳皮5g,生山楂5g。
【做法】將兩味藥物放入杯中,以滾開水沖泡10分鐘,待溫度適宜后即可飲用。
【功效】理氣和胃,消食導滯。尤其適用于進食大量肉食后引發的消化不良,有去油膩、開胃的效果。【禁忌人群】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期患者忌服,胃酸分泌過多者忌服。
健康人養胃的目的就是不得胃病,少“作”就行了,養成定時、定量吃飯的習慣,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讓胃有規律地工作和休息。另外,健康人不要盲目“養胃”,一日三餐都吃白粥、小米粥、面條等好消化的“養胃食物”,反而容易損傷胃的消化能力。注意舒緩壓力,增加戶外活動,控制煙酒,健康飲食,才不容易被胃病找上門啊~分享到朋友圈,同時別忘了「點贊?+在看?」,收藏?起來以備不時之需~(還有什么是你想了解的,可以在本文留言,告訴我們哦)
送禮物的時間到啦



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,醫學博士,教授,主任醫師,博士生導師,博士后合作導師。原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長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方劑學帶頭人,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術傳承與創新聯盟理事長、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、全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會理事;任《中醫學報》《河南中醫》主編和《中國醫藥導報》編委。擅長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、萎縮性胃炎、返流性食管炎、胃神經官能癥、幽門螺旋桿菌相關胃病、膽囊炎、膽石癥、脂肪肝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肝膽脾胃病及其他內科疑難雜癥。提醒:本文為醫學科普,供讀者參考學習,中醫看病需辨證論治,如有不適癥狀,請及時前往醫院就診。
注:文章配圖來自123rf.com.cn正版圖片庫、千庫網
不開刀怎么治療肺結節?了解一下肺結節的6大認識誤區,看你入了幾個坑?
口腔潰瘍怎么辦?別啥都怪“上火”,中醫2個方法教你處理好!
警惕!這里堵了,垃圾毒素竄全身!4招通淤堵、提升免疫力,小肚腩也沒了~